从中午忙活到晚上掌灯时分,四人分工合作之下,小型的七款泥人制成了两整套,另有七八件零散的,这是在烧制过程中出现了损耗。小型陶雕制作相对简单,而无尘似乎对这些陶制小人儿有独到的感受,康轴只是稍微示范了三两个坯型的后期加工,她竟就举一反三地摸索出了剩下几款坯型的加工技巧了,一些细节处理上的别出心裁处让康轴都不禁惊叹她的天赋。看到无尘拿着毛笔神情专注地用朱砂给泥人的脸上染着腮红,眼中闪烁着异样的神彩,康轴感慨万千:希望这些萌物能慢慢治愈这个可怜女孩的心伤吧。有见及此,康轴干脆把小型陶雕的后期加工和烧制全都交给无尘,自己则专门负责那八款大型陶雕。从成品质量和出品率来看,康轴还是非常满意无尘的表现的。
反观大型陶雕这边,因为造型复杂、细节繁琐、对烧制火候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就算是康轴亲自操刀,也只是堪堪把这八款形象各完成了一件,连康轴都暗呼侥幸,差点就砸了手艺。
看着摆在桌子上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形态各异的三二十件陶雕成品,四人都喜形于色。康轴虽然算是四人中唯一心中有底的,但第一次看到自己所构思作品的最终完成效果时,康轴反而是最为激动的。不同于无尘等三人对自己的盲信盲从,康轴本人是最清楚其中的难度和风险:尽管自己有着当下匠师无法比拟的观念和审美优势,也有不输他们的雕塑技巧,可自己的技术条件却十分有限。后世要在家里diy做陶艺的话,随便在网上就能买到的可以调节温度的电烤窑和各种釉料,在这个时代偏偏是手艺人秘而不传的垄断技术,烧制的火候还好说,像釉料的配方和提取,上釉的技巧等绝对是核心技术中的核心,康轴根本是接触不到的。也不可能靠自己去研发提炼——当年老师没教过。这不是玩笑,后世学油画的,老师也不会教你怎么去制作油画颜料。
近现代工业的发展所提供的便利,让很多艺术种类彻底脱离了“匠”的范畴,艺术家不再像以前那样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去学习研究制造创作原料,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对作品表现形式的探索和思想层面的挖掘上。创作工具的生产归于工业,艺术家只负责创作工具的运用。就像管状油画颜料的发明便为梵高“厚涂法”技巧的诞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如果当时没有出现这个生产技术,也许就没有了梵高的《星月夜》和《向日葵》这些作品的问世。所以后世的油画家穿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话,他要考虑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画作能否在那个年代扬名立万,因为他在市面上完全买不到作画的工具。这些都是靠作者手制的,他必须要到当时的画师名下的作坊里学徒,学习颜料的制作。不会制造创作工具,是没有资格使用创作工具的。疑是穿越者的达芬奇对颜料的制作就很蹩脚,他用自己新研发的材料创作《最后的晚餐》,结果颜料质量性能不过关,在他本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了大面积剥落,对这幅作品的修修补补贯穿他余生乃至到了令他绝望的地步。
康轴知道自己的短板,当然考虑过如何扬长避短。他索性不上釉,全部都是素胎,只是在烧制前用墨和朱砂润色一下。在技术材料不足的前提下,配色越少越容易操作。因为杂质过滤的很干净,烧出来的陶胎颜色是很浅的,是很淡的接近于白的米黄色。而红黑白三色几乎是百搭的,比如小件的孩童陶雕,眼睛头发用墨涂黑,大红的朱砂用于肚兜、嘴唇和扎丫髻的头绳,用水稀释过的朱砂以淡红晕染脸蛋,真的个唇红齿白、粉嫩可爱,无尘看着那一个个粉雕玉砌的小人儿都快被萌出一脸血了。
大件的神佛陶雕处理难度就各有不同。最容易的是白衣的送子观音,效果最惊艳的是武财神赵公明,宽大的战袍大红为底,用留白的手法绘制出战袍上的锦绣纹饰,跨下黑虎圆睁怪目、张着血盆大口、露出森森白牙,在红黑两大主色调的映衬下,人物愈发显得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鬓发如漆、三缕飘逸的长须更使整个形象隐隐有脱尘之感,端的是威武又不失儒雅!最尴尬的是全身原谅套装的关二爷,康轴在上色的时候甚至都怀疑在明知没有绿色可用的情况下,还想着雕关公的自己当时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最后康轴的关公是玄巾玄袍,饰以留白的蟒纹,手脸等皮肤自然是调淡了的朱砂,配上大红的帽缨刀缨和浓黑的长髯倒也威风凛凛。
看着这些个人风格强烈,与时下泥塑大异其趣的作品变成现实,康轴欣喜之余,更是信心大增。身处北宋这个中国历史上文化最鼎盛的朝代,康轴从来不敢小看这个时代的审美高度,也从不怀疑这个时代的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接受能力。正因为如此,他看到成品的效果后就断定自己这把稳了,火是妥妥的。只是光这样还是不够的,不仅要火,还得火到爆!不仅要大卖热卖,还得卖到疯!自己要达到这些目标,以便最大限度地捞金还得有些做法:
是时候秀一把真正的操作,让这个年代的人知道什么叫营销了!
童颜巨_ru香汗淋漓 大_尺_度双球都快溢_出来的大_胆视频在线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ei222(长按三秒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