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片刻之后,侍女将一副舆图拿来,铺在地上。
房俊与李承乾尽皆起身,俯览舆图。
指着高句丽东、北两方国境线上密密麻麻的代表着行军路线的箭头,解说道:“这便是政事堂诸位宰辅制定的作战方略,大军自营州出发,一路北上攻略新城、金山,一路南下,攻克辽东城、建安城、盖牟城、安市城,水师则从华亭镇出发,分兵三路,一路北上直取卑沙城,一路渡海攻陷大行城,消灭辽东境内之高句丽军队,之后会师鸭绿栅,渡过鸭绿水,击破辰夷城之后兵锋直抵平壤城,另一路则在百济登陆,直扑熊津城,覆灭百济,而后北上平壤城,数路大军汇聚,鼎定高句丽。”
李承乾缓缓颔首,赞叹道:“数路大军齐至,定然所向无敌,攻城拔寨,高句丽不可挡矣。”
房俊却嗤之以鼻。
历史上的高句丽之战便是如此进行,结果稳妥是稳妥了,大军步步推进,势不可当,却因为耽搁了太长时间,导致入秋之后辽东恶劣的天气和道路使得大军举步维艰,后勤补给更是严重滞后,不得不在攻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余座城池之后,班师回朝。
虽然此战所获颇丰,战果、收获远大于损失、消耗,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大胜,但到底未能够覆灭高句丽,未竟全功,历史上的李二陛下深以为憾。
房俊道:“大唐眼下之军力,数倍于高句丽,所能够阻挡大唐军队取得胜利者,非是高句丽之顽强抵抗,而是天时!一旦拖到入冬,高句丽普降大雪,气候严寒道路泥泞,对于大军的行进以及后勤的补给都将造成数倍的困难,稍有不慎,便被高句丽有机可乘。”
他指着高句丽漫长弯曲的海岸线中部一处地方,道:“何必采取那么稳妥的方案呢?此乃高句丽之国都平壤城,位于浿水之畔,殿下请看,水师只需要击溃高句丽水师,便可以由此溯江而上,直抵平壤城下,火炮轰击城墙,步卒入城剿杀,用不了三五日,此城可破。国都沦陷,高句丽群龙无首,必然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届时只需要有十六卫之中的任意两卫,以步卒为主,骑兵为辅,自营州出发,步步为营稳稳推进,将散落各地的高句丽残余军队一一剿灭,入秋之前,高句丽全境可以纳入大唐之版图。”
看着房俊指点江山,将尚未开始的大战剖析得如此透彻,似乎江山宏图尽在胸怀,萧淑儿抿抿嘴唇,眼眸之中异彩涟涟。
李承乾却有些发懵:“是呀,如此简单之战略便可轻而易举的覆灭高句丽,可是朝堂之上的宰辅们,为何要制定那么复杂、多路进军的方案出来?”